2016年4月5日,民政部在江西省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千名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开班仪式。民政部根据罗霄山片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际,决定今年4月至11月开展1000名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工作,达到帮助一名学员就业,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个乡村的目的。同时,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模式,总结做法,推广经验,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此举是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发挥民政工作优势和自身特点,以更有力措施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切实举措。
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千名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的通知》要求,此次培训对象为罗霄山片区有意愿从事养老护理员工作的,年龄不超过40周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培训从3至11月,分10期,每期15至20天。参加培训人员免收培训费、资料费、住宿费、餐费。
相关负责人表示,培训人员学完所有培训课程即颁发民政部培训中心《养老护理员培训证书》;通过由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颁发《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国通用;获得《养老护理员培训证书》和《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者,由江西、湖南两省民政厅和部扶贫办负责推荐到江西、湖南及其周边省、市养老机构就业。具体做法:一是引导就业。每期培训结束之前,江西、湖南两省民政厅组织两省的养老机构到培训班现场招录。二是协助就业。部扶贫办组织协调有关省市民政部门将参加培训人员推荐到养老机构就业。
罗霄山片区是国家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根据民政部工作组此前深入调研发现,招生培训就业等环节易出现“三难”:
招生难。贫困人口中有部分人员文化水平偏低,不符合养老护理员基本条件,且担心培训后不能顺利取得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贫困人口中有部分人员对养老护理服务职业不认同,认为养老护理员社会地位较低。贫困人口中有一部分人认为参加培训因误工而影响了收入,且养老护理服务工作待遇偏低。
培训难。县级机构结合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参加培训的贫困人口会有一部分人员难以坚持全程的培训学习,从而影响项目实施效果。
就业难。现有养老机构大多为公办事业单位,由于受到机制体制特别是编制的影响,难以接收大量的新员工;养老机构认为短期的培训不足以培养出符合养老机构要求的养老护理员,担心招录的新员工影响到机构的正常运行;养老机构难以提供能够满足较高工资待遇的要求;县、乡机构负责人担心参加培训的人员因不能顺利就业而引发新的矛盾。
为此,民政部门将按照“两头做实,中间做细”的要求,把招生、培训、就业三大关键环节的工作做实做细。在加强招生管理,确保生源方面,梳理贫困人口资源,确定培训人员范围,广泛开展宣传动员,提高参与培训热情;注重技能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对贫困人口“因材施教”,让学员学得会、用得上、做得好、留得住,提高培训效率、效能和效果,使学员真正实现思想认识、纪律规矩、知识技能、服务观念的转变;拓宽就业渠道,实现精准扶贫。
相关负责人介绍,落实好养老护理员培训扶贫项目的关键是确保取得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就业,实现充分有效就业。当地民政部门要积极与扶贫部门、劳动就业部门沟通协调,把“就业扶贫资金”、家政服务等“服务业扶持资金”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金的整合效应。
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冯亚平司长强调,做好千名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工作有利于片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完成,有利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利于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级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培训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制定配套实施方案,确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冯亚平司长、北京社会职业管理学院邹文开院长、江西省民政厅刘金接厅长等出席开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