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兴起“养医护一体”养老新模式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养老机构以医促养开拓养老新天地
  在向阳护理院,现年74岁的余一兰老人每每说到去年那命悬一线的时刻都忍不住哽咽:“我是在鬼门关前走过一趟的人了,要不是当时发现及时、抢救及时,我现在已经不在了。”
  余一兰老人在向阳护理院已经住了将近四个年头,身为孤老的她患有肺气肿、冠心病等多种老年疾病,常常感到眩晕,“原先我经常要去门诊吊水,来回折腾,而我又没有子女,一场病生下来,把人累死了,心里还觉得苦。”余一兰告诉记者,护理院里像她这样的老人很多,身边如果没有人照顾起居更是艰难,现在每个月只要交一次护理费,不仅包吃住,更有护工悉心照料,“以前我的老毛病一犯就心慌,现在在这里我很放心,院长、医生、护士待我像一家人一样。”
  “住在我们护理院的老人大多患有老年疾病,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为带病老人,多数为重症老人。”向阳护理院院长戴传香向记者介绍,“每晚我们都定时查房,每一个想不到的地方都可能是让人致命的地方;老年人夜间发病率较高,院里的医生和护士都是24小时待命,以防老人发生紧急情况。”
  记者了解到,向阳护理院是该市第一所护理院与老年公寓“两院”并举、医养结合的养老院,现有106名老人入住,多数为失能老人。“我老伴脑溢血瘫痪卧床8年了,平时儿女都不在家,无论是去医院还是请护工都很麻烦。在医院,即使住院费大部分能报销,每月至少还需要3000元的护工费,这还不包括自己送饭以及来回路途的辛苦。”80岁的老人金兴农告诉记者,“现在住在这里,每月最多交2500元,吃饭、住宿、医疗都有专人照顾,儿女省心,我也放心。”
  与向阳护理院这样以医护带养老不同,姚家寨老年公寓则是依托自有的康复医院,将养老休闲与医疗康复分区设置,分别发展。康复医院平时面向社会提供医疗、康复服务,一旦入住老年公寓的老人生病或发生功能障碍,则就近移住对面的康复医院治疗,或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病情痊愈或减轻,即回到公寓继续休养,省却了老人或家属外送医院的来回折腾,为入住的老人提供极大的方便。
 
  社区日托医养结合、社会化运营值得推广
  花园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该市目前第一家社会化运营管理的社区养老日托机构,它依托社区卫生站,有一批专业的医生和护士,既是日间托老所,也是老人身体和精神状态的监护站。
  “我们这儿除了有设施齐全的社区卫生站外,还设有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养生室、心理咨询室、文体活动室等。老人们到这里既可以休息养生、保健康复,又可以休闲娱乐、陶冶情操,‘日托所’性质的照料中心除了能为老人们提供膳食供应外,还能使老人们得到专业的康复治疗,个性化的精神慰藉。”花园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王立霞护士向记者介绍,“子女可以在早上将老人送到日间照料中心,晚上再把老人接回。”
  这种新型的社会化运营的社区养老“日托所”在该市还属于新生事物,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化的服务为支撑,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社会中介组织运营,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一改过去社区代管下粗放式管理和服务。
  “社区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则为互助形式,社区为他们提供业务扶持以及合理的指导,他们更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实际上就是为社区‘减负’。”花园社区主任胡梅林介绍,“很多子女平日里工作忙,家里老人顾不上,这种‘日托所’性质的养老中心可以为子女们解决后顾之忧。”
  “我们的设想是,不仅要为进入日托中心的老人提供专业化托养服务,今后还会利用我们的设施设备与专业优势,不断强化服务功能,为附近的居家老人提供送餐、洗涤及家庭医疗等服务,发挥日托中心的服务辐射功能。”日托中心的负责人如是说,“有政府的支持,我们相信,社区日托中心的路会越走越宽。”
  据了解,该市主城区不少社区均建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医疗卫生站也遍布全市,65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也普遍建立,但像花园社区这样,真正将两者有机结合,为社区老人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目前还很少。市民政部门表示,将通过积极的机制创新,推进社区养老的社会化进程,届时,社区养老的功能短板可望补齐。
 
    (来源:马鞍山市政府)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