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中国特色智慧养老产业三层架构、五重困境全解析
作者:   来源: 亿欧  2017-06-16
  中国养老产业需要解决少子化和老龄化急速发展问题;慢性病治疗和管理严重不足,患者群数量巨大,且在持续增加的问题;目前的医疗体制不完善,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疗服务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看病难、看病贵仍然非常大的社会问题……
  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2亿。这个数字还在高速增长,中国用了25年时间,走完了法国100年和德国40年的老龄化进程。
  今年2月,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计委共同印发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了五大重点任务,包括推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推广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加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等。
  如何相应国家大政方针,脚踏实地的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用最新的技术手段解决问题?新兴的智慧养老产业在中国面临什么问题,又在哪些方向上迎来机遇?
  6月11日,在由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及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服务联盟举办的2017中国国际医疗创新论坛上,在日本从事医疗设备研发20余年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安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伟在演讲中呈现了一幅详尽的智慧养老知识图谱,贝壳社作为论坛的媒体支持,将其中关键信息整理于下。
 
  1、中国养老产业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少子化和老龄化急速发展问题。中国用了25年的时间,走完了法国100年的老龄化过程,以及德国40多年的过程。现在中国已经有2亿多的60岁以上的老人,老龄化进程非常迅速,养老富达日益加重。
  第二个问题,慢性病治疗和管理严重不足,患者群数量巨大,且在持续增加。中国的美食文化背后,其实带有很多的危险因子,带来很多所谓的中国式生活习惯性疾病。例如,中国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2.9亿,高血压2.7亿,加起来占了1/3的人口。另一方面,主动吸烟人口3.5亿,被动吸烟人口7.4亿,加起来有超过十亿人口。
  第三个问题是目前的医疗体制不完善,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疗服务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看病难、看病贵仍然非常大的社会问题。政府财政投入仅占全部医疗支出比的15%-18%。城乡、地区和社会阶层间享受的医疗服务差距越来越大。
  第四个问题是疾病预防和早期发现的能力不足。这点跟国外先进社会有很大的差别。例如,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这些问题,反过来又让医疗体制不完善,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雪上加霜。
  四个问题给未来的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让医疗服务的社会矛盾加剧,也给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带来很大的压力。
  基于这些问题,现在的新兴养老产业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或者全新的手段——一种智能手段来打破以前传统的服务方式。具体而言,就是靠传感器、物联网、智能技术等等来解决问题,打破日常地域、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提高健康管理、养老看护的效率,达到在养老过程中,减缓体衰失能的速度,提高老年人自理能力和生活品质,提高疾病预防和早期发现的能力,反过来弥补我国医疗资源不足,和医疗体系上的问题。
 
  2、养老产业的基本构成
 
  养老产业主要包括住宅、金融、健康管理、生活照料、文化和老年用品等。
 
  3、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体系
 
  首先是养老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养老产业最缺的就是支付方。对比之下,日本是养老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拥有相对完整的法规和保险保障体系——地方税金、国家税金和养老保险共同承担了90%的养老支出,个人支出仅占10%。
  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保障体系,创建一个“自助、互助、共助和公助”融合的社会体系。
  自主靠个人家庭,互助靠社区和社团的力量,共助靠保险,公助靠政府和制度法规。
  第二步,是改善和提高居住、医疗和生活服务等社会环境。日本从居住、设备和看护内容等方面已经建立了统一的标准。
  日本在劳动力很充实的时候,也不是所有房间都适合老年人居住。国家需要尽快出台法规,规范房屋建筑的各方面标准,适应老年人居住。从建筑商的角度,中国市场的空间巨大,伴随而来的将是巨大的机遇。
  第三步,就是建立以看护、医疗和预防为三大板块的健康管理产业链。涉及智能技术、服务模式、服务质量和统一标准等问题。
  用这三步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体系,好比养一盆花。第一步,最基本的保障体系是花坛,中间的居住和医疗环境是花盆,健康管理是土壤,最后才能长出看护、医疗、预防这样的果实和绿叶。
 
  4、智慧健康,智慧养老的方案
 
  智慧健康和养老方案有很多要素。
  家居侧的监护,包括多体征、多体相的人体传感器,智能看护和助力,链接人机和机网的智能终端。
  远程医疗的监护和服务,包括健康管理、预防干预和紧急救助。支撑这三个医疗行为的是医疗机构。
  家居侧和远程医疗侧的中间,靠的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云技术、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分析,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建起桥梁,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其价值也在这里。
  所以,智慧健康网络服务的对象不仅限于慢性病患者、睡眠障碍患者、意识障碍患者、老年患者、痴呆症患者、手术康复患者,还有婴幼儿、运动员特殊的人群的患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服务对象群。
 
  5、智慧健康和养老的技术架构
 
  最底层技术架构是大量的多体征、多体相人体传感器,人体传感网(MBAN),但是光有监测,没有助力和看护,实际上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还要有人体助力和看护型设备。
  中间层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移动通讯、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安全加密和身份认证技术。
  最后是应用层,包括医疗、健康、养老智能服务,以及医学行为模式信息解析技术。
  这里描述一下智慧养老的运作模型:首先是大量的多体征、多体相人体传感器采集各种数据,上传给数据服务中心,数据服务中心再把数据提交给健康中心,健康中心根据分析,把有用的信息提供给医院,再由医院提供某种有效服务。这里牵涉到产品、服务模式、利益关联方的各方责任划分等问题,是非常复杂的,目前市面上没有太多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
 
  6、智慧健康和养老面临的问题
 
  在健康看护领域,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好。
  第一个是适合医用的人体传感网(MBAN)需要小型、功耗小,并且便携,这是当前一大技术瓶颈;
  第二,人体传感网(MBAN)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协议。现在,一些标准组织已经在尝试在某一个领域做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如何将跨学科的数据综合起来,一直是一个难题。
  第三,是没有安全可靠的医疗健康数据共享平台。现在很多公司搞自己数据库,却没有做到真正的共享,因为缺乏统一标准的共享平台,这对社会资源是巨大的浪费。
  第四,是服务链、产业链亟待完善,探索合理的收益和服务模式。
  第五,是缺乏相关的行政管理法律制度和社会环境。
 
  7、养老看护的要求
 
  养老中间第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起居监护。在居家,需要厕所、浴室等多个房间全方位、24小时的监护。在机构中,需要对临床和在床做监护。
  2014年曾有一个新闻,报道一堆老年夫妇在去世半个月以后家人才知道,这件事引起了全国轰动。这是现在老年看护最大的盲点。不管是在居家还是机构中,不依赖患者自己的救援行为,不依赖患者携带或穿戴的设备,做到非接触的连续监测,才是目前市面上真正急需的监护产品。
 
  8、养老看护的应用
 
  穿戴起立设备。穿戴设备既可以帮助患者,也可以帮助照顾患者的人,现在,腰病已经成了护士的职业病。国际标准的看护床,在低处,要低到40公分,因为病人的脚放在地上的时候,正好是40公分左右。同样的,在高处,要高到护士正好能把患者抬起来的高度。
  室内移动,要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要能够加上助力,让老年人能自己去上厕所。
  洗浴。现在中国的浴室,一方面是跟厕所连在一起,另一方面还是浴盆,老年人站在哪儿洗澡?这都是问题。
  排泄。排泄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功能,它要解决感知的问题,排出的问题,清洗问题,目前都还很难解决。
  另外,还有穿戴行走助力、室外移动助力、床和轮椅两用设备、看护机器人等。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