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四川:成都人口老龄化形势逼人,“夕阳”产业将成“朝阳”产业
作者:   来源: 网易新闻  2019-05-20


  7月22日、23日连续报道了成都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以及在老龄化背景下成都市有关部门对养老事业的探索和实践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报特别约请成都市民政局局长杜开宗写来署名文章,以自己对成都养老事业的长期实地调研为基础,详细剖析了成都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难题,并建议政府出台具体、可操作的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

  每一个政策出台前,都有复杂的决策过程;每一个社会热点、关注焦点的背后,成都商报都有责任向公众传递来自权威专业人士、高层决策者的声音。从今天开始,本报新推“当局者说”,欢迎您的真知灼见,让我们共同推动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于成都人口老龄化

 

  按照联合国划分人口类型的标准,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而成都老龄化率在国内城市中又居前列,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

  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成都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各项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我们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正进一步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在拓展,老龄设施建设在加强。

  尽管国家和省市为发展养老服务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养老服务业,但多属指导性文件,操作性不强,难以落到实处。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几乎都是租用,年限有20年、30年不等。已兴办的不敢增大投入,担心一旦国家建设需要就会面临拆迁,有意兴办的却望而生畏。加之目前我市还未制定对民办养老机构实行补贴的“民办公助”政策,大多数养老机构是微利甚至无利,有的尚在艰难维持,许多民间资金不愿投入养老服务相关产业或持观望态度,从而制约了我市养老事业的发展。

  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养老机构的另一原因。多数民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专业服务技能不强、工资福利待遇不高等问题。此外,大部分养老机构存在经营经费紧张、水电等收费未全部按民用等状况,直接削减了领导层的经营管理信心。因而不少民办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水平较低,仅仅只停留在保障老人“吃饱、穿暖”的低层次上,不能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生活需求。

  但成都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形势逼人。在未来10~20年,我国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发达国家从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化时间大体要几十年或上百年,而我国只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目前,成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7.27%,比全国高出近5个百分点,而且以每年增加约10万人、增长0.7个百分点左右增速攀升。据统计,从1951年至1965年,我市出生人口数为245.97万人,那么,未来15年我市老年人口将猛增200万人,而我本人也在其中。

 

  关于养老服务面临的问题

 

  在解决了困难老人的养老问题后,社会养老已经成为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养老方式上,我们上一辈人,由于受传统观念、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老年人不愿意进入养老机构养老。而我们这一代都是多子女家庭,相对来讲还有能力在家里照顾老人,因而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但当我们这一代的人进入老年或成为失能老人后,传统的四世同堂家庭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人口的小型化,家庭开始出现“421”的倒金字塔结构,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要面对4位老人的赡养问题。由于深知严重的家庭养老负担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家庭问题可能转化为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大都会选择社区或机构养老,以减轻子女们的负担。这就使得如何建设规范化、多种类、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机构,以满足未来的需要显得格外重要。

  国外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法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银发”时代的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他们专门为老人设计了“老人村”,那里生活设施齐全,娱乐活动丰富,餐厅、酒吧、音乐厅、图书馆、健身房、游泳池、美发、视听、邮局、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就将养老问题纳入社区,对老年人采取了社区照顾的模式。美国、丹麦都在探索养老模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国内,上海市出台了养老床位建设经费的一次性补贴政策,对每张按标准建设、依规定运营的新增床位补贴5000元。天津市对新建具有一定规模、符合标准的示范型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由天津市财政给予每个中心30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对已开业的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按入住老人实际占有床位数,给予每年每张床位600元补贴。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经济社会越发达,人口老龄化问题越突出。当前,我市正在加快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大力发展养老事业,不仅符合我市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老年人日益增长需求的矛盾不断加大这一实际,也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高度契合。

  成都要大力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除了大力弘扬传统美德,还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发挥尊老资助作用。随着财力提高,应逐步增加高龄补贴发放范围和标准,根据我市目前的情况,对80~89岁发50元/月,90~99岁发100元/月,100岁以上发150元/月为宜,帮助减轻赡养负担,进一步调动家庭养老的积极性。

  不过随着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的发展,家庭成员照顾老人势必力不从心,而且社会养老一时也难以形成气候,因此,社区“为老服务”进入了养老领域,需要着眼于全市社区服务网络化、全覆盖的目标,加快城市社区全覆盖和农村社区逐步延伸的步伐。同时改变社区资源分散的情况,将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室、养老院等有限资源统筹安排、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全方位服务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当前应着重解决居家老年人的保洁、供餐、购物、护理和就医,尽量满足各类老年人的需求。

 

  关于发展养老事业的建议

 

  成都创办民办养老机构的潜力是巨大的。为做好成都的养老事业,我们应该制定养老事业发展规划,巩固提高国办福利机构成效,同时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有志于养老公益事业的有识之士和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事业。各级政府可用一定资金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产业,可按照核定床位数或实际入住老年人数,给予面向老年人服务的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和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一次性开办补助和床位补贴。要建立社会资金投入各种民营(民办公助)养老事业机构的准入门槛、激励机制和相关政策,促进民办养老事业产业化、市场化。要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扶持政策,如土地政策,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应予划拨供地,应当采用协议供地的优先搞好用地服务,减免建设的各项配套费用。但养老机构取得土地后,若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政府有权按成本收回。

  税费减免的具体税种、比例应明确;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养老机构建设的信贷支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并提供优惠利率;用水、用电、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收费;安装电话免收一次性接入费,使用电话及办理其他有关电信业务执行住宅电话资费标准收费;安装有线电视减半收取初装费,月收视维护费按居民收费标准执行。同时在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等全方位给予优惠和扶持,降低创办和运营成本,促使养老机构尤其是民办机构健康成长。

  除此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养老事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意外保险体系等。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我想,成都的养老事业一定能够得到更快发展,“夕阳”产业也必将转化为“朝阳”产业。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