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养老 > 动态
96890“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2-28
  家住上海杨浦区恒阳花园11号的独居老人金老太太年近八旬,每周的家务主要由助老员上门完成。金老太太用电话拨打上海一条为老服务热线的电话“96890”。在电话的后台,这笔业务被迅速就近派送至杨浦江浦路街道养老服务社助老员柯红。
  柯红随身带着一个手机模样的移动终端。进门后,她从老人手里接过服务卡一刷,便开始忙活起来。两个小时内,她帮老人清理厨房、卫生间、卧室,整理衣服被褥,还帮她剪指甲。临走时,柯红再次刷卡,与“96890平台”联网的移动终端自动完成计时、计费工作。
  杨浦区黄兴路156号9楼是96890的“总后台”。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一共有300个坐席,现场一片忙碌,部分席位为老人提供电话关爱,其它则接受老人电话预订服务,并“发包”到各街镇的养老服务社及家政、理发、送餐、旅游、家电修理等3000余家供应商。
  大屏幕上,“96890平台”的电子地图精确到每一栋住宅楼。鼠标所及,金老太太的信息、健康档案、需求、服务时间、收费等一目了然。而像金老太太这样接受过助老服务、纳入“96890”的数据库的老人已超过40万人。
  虚拟平台,实体服务,这就是上海一家社会组织—海阳老年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组建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海阳的理事长徐超介绍,这座特殊的“养老院”,利用“云技术”开发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创新运营模式。这个智能信息平台,包括面向老人的紧急援助、主动关爱、健康档案管理、费用结算等七大系统。
  自2010年8月开通至今,海阳的智能服务平台已涵盖3500多名服务人员、3000多家供应商,“关爱电话”呼出量超过650万人次,各种服务需求呼入量约21万人次,服务老人超过40万人。
  据了解,上海的老龄化程度为全国最高。截至去年,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已达到25.8%,为老服务供求矛盾尤为突出,资源分散、利用低效等问题也十分明显。与此同时,行政化手段主导的社区养老模式,弊端日渐凸显。
  杨浦区江浦路养老服务社负责人陈瑾对此深有感触。她说,助老员是街道属地化管理,就算只隔条马路,也不能“越界”跑到另一个街道辖区内的老人家中去服务。杨浦区民政局局长王莉静说:“养老工作面广量大,区民政局加上全部事业单位,总人数也不过200人,政府包揽根本做不到,只能借助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为此需要把体制内‘可以拿的东西’拿出来交给他们。”
  近年来,上海积极探索养老服务社会化,海阳抓住机遇,脱颖而出。截至目前,海阳截至已托管了上海四个区、23个街镇的助老员队伍,将他们纳入统一调配管理,在满足政府“托底”老人为老服务需求前提下,不断做大市场化服务。
  自2011年至今,杨浦区政府在先期5个街道试点的基础上,已将全部12个街镇1200多名助老员委托给海阳管理。根据协议,海阳必须首先满足纳入政府补贴范围的独居、特困等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财政补贴用于这些老人助洁、助浴、助餐等服务,标准是每小时12-13元。
  柯红从过去街道的“非正式用工”转为海阳的正式员工。她说,原来每天只做3-4家政府补贴的老人,每月固定收入1450元;现在常接到自费老人订单,现在每天能做5、6家,月收入1800元左右。
  徐超说,从经济效益看,政府“外包”的部分养老服务要求高、监管严,一些业务还是“赔本买卖”。但目前养老服务市场化程度低、水平参差不齐,与政府合作,既能确保业务规模,也能提高信誉和竞争力。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政府的“退”与“放”,才成就了社会组织的“进”与“强”。
  截至目前,上海已有浦东、杨浦、虹口、静安等四个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48个项目委托给海阳管理运营,总计金额3000万元。“政府给了一个巨大的平台,就看我们有没有理念、勇气和实力去接手。”徐超说。海阳建立了这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之后,还开发了老人居家安全监控、跌倒主动报警器、远程无线血压测量等增值服务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
  虹口区去年将区里的为老服务平台“长者服务中心”委托给海阳负责运营。区社会建设办公室主任王力平说,在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过程中,应把政府工作重点放在“保基本”上,在非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要依靠更多社会组织“伙伴”。去年,虹口已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以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和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不过,经调研了解到,海阳的为老服务事业虽已具备初步“造血”能力,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较大资金投入。除“海阳老年事业发展服务中心”这一社会组织外,徐超还拥有保安服务、医院后勤、信息技术等多家市场化公司,这些企业一定程度上担负着为海阳“输血”功能。
  多方人士建议,在为老服务等领域要加快培育中国的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其一,要降低进入门槛,简化登记注册等手续;其二,借鉴国际经验,通过税收减免、税收抵扣、人员培训等手段予以扶持;其三,政府带头当“客户”,加大购买服务力度,并通过宣传推介手段提高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的公众认知度。
 
    (来源:经济参考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