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养老 > 动态
智慧养老需注重精准对接
作者:   来源: 齐鲁壹点  2018-04-09

  人民网日前发布了一篇名为《“智慧养老”助力幸福晚年》的文章。笔者细读全文,不仅看到了作者对当前老龄化程度的剖析以及“智慧养老”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不可逆的趋势,更看到了智慧养老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培育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我国的老龄化情况不断加剧,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占总人口的17.8%。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能抓住机会,较好地解决“老有所养”,谁就能率先摆脱老龄化带来的危机。在这样的形势下,“智慧养老”拜年应运而出。
 所谓“智慧养老”,是指以老年人需求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移动通讯、智能数据处理等手段,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涵盖了多方面的养老服务,包含智慧周边设备、定位管理及预警、报警处理、健康管理、护理管理、智慧养老通APP等多方位的,面向家居养老和养老机构的智慧养老方式。
  看起来,智慧养老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是普遍的社会现实问题却又限制了其发展,生活能自理的老人认为自己无需智能服务,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却无法使用智能服务。客观而言,智慧养老面临消费观念问题,如今已进入老龄的老人经历了无智能时代,节约和朴素是他们长期养成的生活观念,对于费用相对较高昂的智能化设备有一定程度的排斥,更有许多老人不习惯或不会使用智能化设备。这在另一个方面说明,目前不少智能化设备不完善,设备研发机构并不了解养老需求,使之养老设备服务的是年轻人,而非老年人,加之设备购置、运营和维护成本高,使得不少养老机构对智慧养老“望而却步”。
  笔者认为,“智慧养老”要将智慧和养老精准对接,使得智能设备真正服务于真正需要的人。要“智慧对接”政策需求。虽然政策从“大水漫灌”过渡到精准推进,但涉及的标准、技术等问题还需加快攻克。比如,对智慧养老的服务质量,缺乏具体监管标准;传感器传输的,只是血压、血糖之类简单数据,对疾病的预警作用不大等。有关部门应加强统筹协调,对智慧养老的管理、设施设备研发、服务要求等设好红线和标准,对接智慧养老的保障。要“智慧对接”服务需求。加大智慧养老的资金投入,加强社工人才培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加大宣传力度,让老人感受到智慧养老带来的实惠和方便,培养智慧养老的消费观念,同时探索构建政府、社会和家庭共担机制,促进智慧养老的健康发展!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