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养老 > 动态
湖北: 没有围墙的养老院50万名老人乐享其中
作者: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19-08-30


  去年,《武汉市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实施方案》出台,到2020年,武汉市中心城区逐步形成以“三助一护”(助餐、助洁、助医、远程照护)为主的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管、全天候响应的养老服务网络。各中心城区新设置82个社区嵌入式或中心辐射式服务网点,“三助一护”服务能有效应答的街道达100%,实现在半径一公里以内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武汉已形成社区嵌入、中心辐射、统分结合三位一体的“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主要围绕三助一护开展服务。昨日,记者走进多个中心城区,深入社区开展实地探访。

 

  武昌:低龄老人在社区做志愿者,“储蓄”的时间可兑换服务

  昨日中午,武昌江零社区老年食堂内,60岁的吴婆婆正帮几位老人打菜盛饭。老人们渐渐离去,工作人员在手机上操作确认,吴婆婆当天提供志愿服务1小时。

  最近一段时间,吴婆婆几乎天天都在老年食堂做志愿服务。这是江零社区推行“时间银行”行动服务项目——社区鼓励低龄老年人参加志愿服务,为需要帮助的其他老人提供服务,将服务时间“储蓄”并记录下来。而在自己需要得到帮助时,即可“取出”储蓄的时间,获得其他志愿者提供的帮助。“我们鼓励身体条件允许的低龄老年人,在食堂帮助洗菜、择菜、值守等,换取一定分值。”江零社区群干介绍,“时间银行”2017年成立以来受到热捧,如今已有80多位居民储存时间近万小时,已有5000余小时被“取出”。居民可以随时查询自己时间银行的“余额”。

  专家认为,随着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越来越多,时间银行是对新型养老模式的有益探索。

  据介绍,武昌区正在探索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备银行”运作机制,鼓励社会人员通过“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注册成为志愿服务者,服务时间可以通过“时间银行”进行预存。

 

  硚口:中风婆婆住进养老服务中心,智能床垫监测身体各项指标

  “不出门就可享受到日常用餐、医疗保健、生活照料服务,以前想都不敢想。”昨日,硚口区古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张木生婆婆开心地说。

  72岁的张婆婆居住的是无电梯楼房,因中风后腿脚不便,长年“宅”在家中。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年纪大了,也无法照顾到她。一个月前,她入住古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里也是硚口区今年建成的首个中心辐射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她的生活立马变了样。

  中心设置有康复护理区、生活服务区、日间照料区、智能服务管理区、服务资源整合场所,室内环境宽敞明亮。为了随时监测张婆婆的身体状况,护理人员为她添置了智能床垫,对血压、脉搏、体温、体重等多项指标进行监测,便于随时请医生诊治。“我好多年没出门了。而现在,身体不舒服有护理人员照顾,还有送餐服务。”张婆婆感到很温馨。

  硚口借助“互联网+”,建成全区养老服务信息综合总平台、社区养老服务受理分台,24小时全方位接收服务对象的日常用餐、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服务需求。至2020年,将设立43个社区嵌入式或中心辐射式服务网点。

 

  汉阳:养老院和老人家中装探头,实时了解需求并解决困难

  昨日上午,汉阳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电子屏上逐一调取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养老院、独居老人家中的监控视频查看。二桥街桥西社区养老院里,几位老人正边唱歌边拍手。“全区养老院都在大门口、走道、食堂等处装了摄像头,活动室的摄像头还可实时对讲。”汉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汉阳已建成81家社区老年人服务机构,全部安装了监控设备。此外,汉阳区试点为20名独居老人家中安装视频监控,远程了解老人身体、生活状况和实时需求,解决其生活困难。

  昨日下午,家住琴断口街七里一村社区的一名特困老人,因急需保洁服务,他拨打了平台电话。汉阳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迅速下单、派单,专业工作人员及时上门服务。

  目前,汉阳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形成了10万余名老年人和智能分析库,精准开展“互联网+居家养老”,平均每天为老人提供200余人次服务。

 

  江岸:老人在家用手机简单操作,联系社区养老中心获服务

  空巢、独居老人在家遇到困难,只需向家门口的摄像头挥挥手,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上门解决。昨日,记者在江岸区东方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看到,一面约30平方米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社区二十多户老人的情况。

  不仅如此,通过这个屏幕,老人还可直接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进行视频连通,开展医疗问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里,失能照护室、助浴室、心理咨询室等线下功能室一应俱全,老人可在手机客户端简单操作,通过提前预约便可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前不久,家住汇龙花园的王婆婆因久病不愈,心理出现问题,家中子女便通过手机预约心理咨询。社区邀请心理咨询师对老人进行服务,慢慢地老人恢复了正常。

  为了让老人们快速学会手机预约服务,工作人员在社区开班手把手教学。如今,多数老人有问题会直接打电话到呼叫应答中心,有时候散步来中心口头预约服务。

  江岸区深入推进高品质建设老年宜居社区、社区老年健康服务站建设,着力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示范区,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江汉:老人享受私人管家式服务,还能用手机预约娱乐活动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江汉区王家墩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看到老人们正在VR科技体验室、练歌房、健身房、书画社等活动空间里,参加各种文体娱乐项目;还有老人在医务室里检查身体,享受按摩椅的舒适。整个环境就像个大型私人会所,不同的是这里一切都是免费的。

  在养老中心门口,有台服务预约机。工作人员介绍,社区为老人们都办了“OK卡”,老人凭卡在机子上随时预约想要参加的活动,包括订餐服务,甚至可以预约一个月以后的活动。“我喜欢唱京剧,每周我都会提前预约练歌房。”79岁的杨爹爹说。

  除了预约机,老人们也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预约活动。而年岁已高,不会使用手机APP的老人,可以打电话让社区工作人员帮忙预约。

  王家墩社区书记罗艳红介绍,目前,该社区已有60%以上的老人办理了“OK卡”。除了提供正常的娱乐活动外,社区还与卫生院、家政公司、理发店等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合同,提供免费上门就诊、免费上门理发、家政公司半价服务等,老人们只需拨通电话就可以享受。

 

  洪山:家庭医生进社区为老人看病,病情资料每月传送到大医院

  “你给我看看,我这骨折恢复得怎么样了?”昨日,洪山区关山街逸景华庭社区60岁的汪爹爹,和来家里走访的家庭医生聊着自己的病情。

  汪爹爹5月意外摔倒,住院20天后回家康复,但他一直很忐忑。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工作站的“家庭医生”定期都来复查,这让他终于放心了。汪爹爹告诉记者,家庭医生定期受邀前来,调整他的康复锻炼方案;每月他在社区拍的X光片,都通过网络传送给医院审阅。

  今年5月,逸景华庭社区与三医院光谷院区签订“绿色通道协议”,社区老人就医时,可免除挂号费并进入快速就医通道,享有床位、门诊急诊的优先权。同时,医院定期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到社区,进行健康知识和家庭护理讲座。医院还搭建了一个家庭医生网络平台,家庭医生能及时在平台上找到合适的专家会诊、咨询、转诊,得到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关山街相关负责人介绍,家庭医生拥有多药方、快就诊、好服务、省诊费等多项优势,极大提高了社区医疗水平、方便老年就诊人口。逸景华庭社区打造“互联网+”服务体系,受到居民的欢迎。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