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养老 > 动态
“智能化”牵手“老龄化”——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作者:   来源: 中国财经报  2021-03-12


  手机移动支付、使用打车软件、网上预约挂号……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大多数人享受到智慧生活的便利之时,老年人在生活中遭遇“数字困难”的现象同样屡见不鲜,这将“数字鸿沟”话题拉进公众视野——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政府、社会、企业可以做些什么?

 

  老年人的数字化困境

  去年在北京市东城区调研时,一位老人的看病经历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切身感受到了那道“横”在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老人在医院看病时,医务人员示意她通过自助挂号机挂号,等她在机器前‘倒腾’完,原本还剩下的七八个号源已经被抢购一空,老人觉得又心酸又委屈,当天连饭也吃不下去。”刘红宇说,科学技术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更多地尊重和理解多元化的选择,老年人也有权利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举了一个他身边的例子。“北京市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都会发放100元补贴,这笔补贴打到银行卡里,需要老年人拿着卡去找相应的商店消费,这也一定程度带来‘数字鸿沟’的问题。”在郑秉文看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群体,“数字鸿沟”也分层次,需要分类施策。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目前,市场上老人专用的智能终端产品种类单一、产品设计尚不能契合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同时,很多行业的智能应用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可操作性,比如在线挂号、移动支付、扫码点餐、网约车出行等。“再比如,老年人辨别能力弱、安全上网和防骗意识薄弱,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容易成为电信诈骗的对象。”他说。

 

  构建多方协同的支持体系

  如何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受访的代表委员普遍认为,这需要来自政府、社会、企业的多方合力。

  “不少公共服务领域也是高频服务盲点高发的地方,政府部门应该抱有更多数字公平和包容的意识,设计更多的解决方案。”刘红宇说,比如,在基层政府的行政服务窗口,应该增设志愿者服务岗,协助老年人通过移动互联网办理相关业务,保证老年人能够享受必要的公共服务。此外,相关部门应当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给予更多倾斜,鼓励更多互联网企业开发操作简单、适应老年人操作习惯的移动互联网产品。

  郑秉文认为,政府除了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外,还可以采取公共采购的方式激活市场,提高头部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加快适老化智能产品的发布与普及。

  “对于城市公共服务部门而言,在制度设计环节要更多地将老年群体的特征考虑进去,提供‘线上+线下’的选择,不要一刀切地关闭人工窗口,保留实体咨询、现场指引、人工服务等项目。”杨元庆表示,这不仅能够更好地维护老年人的权益,也让公共服务更加全面和精细。

  在刘红宇看来,政府部门作出努力的同时,消除老龄化“数字鸿沟”更多考验的是社会温度。“老年人主要的活动区域就在社区,社区居委会和活跃在社区的社会组织能够发挥特别好的作用。各地还可以充分利用老年大学,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手机使用培训,这是帮助老年人融入移动互联生活的重要基础。”刘红宇强调,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支付一定的社会成本,加大适老化智能产品的研发投入。

  杨元庆建议,在产品层面,应当鼓励企业推出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智能终端产品;在服务层面,统筹考虑各类互联网便民服务的线上线下整合,便利老年人使用;在安全方面,要加强针对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安全执法力度和个人隐私保护水平,切实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产品、享受智能化服务。

  “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融入数字社会,是关系到未来社会运转治理、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认为,全面提升智能技术、产品与服务的适老性已成为社会热点和行业共识。因此,雷军建议,将推动老年人数字化服务尽快纳入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配套资金投入,推动各级公共数字平台及服务体系率先完成适老化改造。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群策群力,共同建立智能技术适老化标准体系,重点引导老年人智能应用高频领域相关企业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并推动智能技术适老场景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

 

  让老人享受更多“数字红利”

  为了切实解决好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让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惠及更多群体,去年11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回应了许多社会关切。

  据刘红宇观察,对于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近期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企业都作出了积极回应。“政府层面,北京市在‘十四五纲要’里提出了52项需要‘跨越’的具体事项,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责任清单和细化的政策举措;社会层面,各个社会组织对老年人的智能化培训不断增多,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的社会氛围逐渐浓厚;企业层面,例如在网约车平台上我们看到了‘一键打车’等智能设计的出炉,更多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持续问世。”刘红宇说,让她感到欣慰的是,这道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正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逐渐缩小,更美好的明天值得期待。

  对此,郑秉文也抱有乐观的期待。他指出,我国主要的三种养老服务,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都浸透着最新的技术研发成果。“技术创新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大有可为,如当前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的医养产业,其蓬勃发展就是一个例证。在这个角度上,更迭换代的数字技术不但没有带来‘数字鸿沟’,而且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外溢性,为老年群体带来了更多的便利。”郑秉文说。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也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推动智慧养老进社区、用科技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简单更幸福的提案。他建议,加速实现与老年人相关的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设备的智能化,引导企业扩大适老化智能设备供给,全面普及以语音为核心,结合眼神、手势等多模式交互的人工智能助手,并依托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在具备条件的城市选择老年人较多、陪护需求较高的社区进行智慧养老试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相信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推动下,我国的“银发族”们将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