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作者:   来源: 《中国人才》杂志  2022-04-07

  主持人:《中国人才》记者温金海陈晓伟

  嘉宾: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叶京

  ●云南省临沧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李辉

  ●辽宁省丹东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副科长刘思垚

  

  背景以新的『人才红利』应对老龄化挑战

  进入“十四五”发展阶段以来,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成为党和国家、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并对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等提出要求。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2019年底已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4亿,预计“十四五”末期将突破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由轻度老龄化转入中度,在2035年前后突破4亿人,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同时,近年来新出生人口逐步回落,我国人口发展正经历着从数量压力到结构性挑战的历史性转变。

  人口老龄化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大龄、老龄劳动者的增多,将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和高质量发展;二是全社会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及其他福利性支出不断增长,老年人照护服务等需求持续增加;三是养老育幼需求持续增加,增大家庭压力和负担,降低家庭抗风险能力。

  就人才发展而言,人口老龄化同样带来不少挑战。数据显示,当前大多数企业员工平均年龄均在40岁以下,中青年劳动力作为主要生力军,员工年龄结构尚处在合理区间。但其中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由于发展时间长、体制成熟,人员相对稳定,随着企业的发展,老员工越来越多,员工老龄化问题最早显现。员工数量超10000人的企业中,员工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企业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员工数量规模小的企业,随着老龄员工越来越多,这些企业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老龄化挑战。

  人才工作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是“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一个时期,我们必须面对而且应当积极思考和探索的现实问题。

  有专家表示,老龄化在对社会各个方面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就人才领域而言,如果这些机遇把握得当,就能顺利应对挑战甚至还会带来新气象。比如,老龄化不仅能带来银发经济,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也是一个将老年人口转化成“老龄人才红利”的机会。我们不仅可以为有劳动意愿的老龄人口就业提供便利,也可以通过定制终身学习和培训机制,将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转化为人才优势,以新的“人才红利”应对老龄化挑战。

  人口老龄化对人才工作将带来哪些影响?人才工作如何积极应对老龄化?如何更好地释放老龄人才“人才红利”,如何以新的“人才红利”应对老龄化挑战?本期《话题讨论》栏目对此进行讨论。

  

  叶京观点加大推进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利用

  根据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情况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速度明显加快。“未备先老”问题日趋凸显。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直接影响表现为老年人口比重上升,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供给规模减少。最终导致我国人口红利形成的劳动力成本低这一比较优势下降乃至消失。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是,改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有效供给,这也是《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的任务之一。通过提高我国老年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有助于充分发挥老龄人口红利,促进人口年龄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因此,推进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人才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突破点。

  树立科学老龄观,转变老年人才观念

  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条件是解决好认识问题,提高对老年人才再资源化的理性认识。

  转变社会外界观念。要改变人们对老年人才的态度,消除对老年人才的偏见,减少就业歧视。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长期不可逆转的基本国情,老龄人口不能简单看作是负担和包袱,不完全是依赖性人口,人口老龄化并不只意味着社会负担的加重。特别是对低龄老年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是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增长社会财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转变老年人自我观念。要提高老年人才再就业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发挥老年人才的社会作用。老年人才退休前在自身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自己行业有较高的技术专长或学术造诣,可以与青年人形成互补。把老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和发挥起来,将其宝贵的知识和才能转化成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必须重视的一个重大任务。

  加强银龄教育支持,提升老年人才能力

  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途径是发展老年教育,提升老年人才资源的质量。

  提供再就业能力培训支持。“越老越吃香”的专业技术人才在退休后能够相对容易转变身份和获得返聘等再就业机会。但仍有大量老人没有特别擅长的技能,退休后能从事的工作范围变窄。因此,应鼓励老年学校和社会组织增设适合老年人再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提高老年人再就业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继续为社会创造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财富。

  提供数字素养教育支持。对于老年群体而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相对滞后是造成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老年群体接近或使用信息基础设施机会不足和数字素养水平较低,难以跟上社会经济科技转型。未来我国老龄化时代与数字化时代并存,老年人的数字素养水平对再就业具有关键作用。因此,亟须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逐步缩小老年群体和年轻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完善法规制度体系,保障老年人才权益

  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根基是健全配套政策法规,提升老年人才就业服务保障水平。

  立法完善老年劳动力市场,保障就业用工权益。老年人才作为弱势群体,就业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通过立法规范老年人才市场和用工制度,杜绝对老年人权益恶性侵犯事件发生,保障老年人合法收入,有助于在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规范老年人用工,使老年人才能够安全、合法地“才尽其用”。

  完善老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保障他们应有的权益。完善老年人才作贡献的合理报酬与分配政策,责、权、利相结合的返聘政策,创办经济实体税收的优惠政策等,以规范老年人才资源发挥作用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保护和鼓励他们继续作贡献的积极性,使老年人才能够放心大胆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推进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对策。老年人才作为人才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应当纳入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战略。通过推进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国家总体战略产生联动作用。

  

  李辉观点创造“老有所为”的社会环境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否较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决定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变量,是影响21世纪大国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人口老龄化这个严峻的问题,日本和欧洲问题已趋于严重,人口早已是负增长,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形势更为严峻,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总人口增速进一步减缓、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老龄人口占比显著提升的三个趋势,人力资源的供给需求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带来挑战。

  实践反复证明,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围绕人才紧缺的客观需求,我们不仅要重用懂技术懂科技懂创新的新时代青年才俊,更要树立“老有所为”的积极老年观,懂得珍惜“老一辈”,发现他们、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有很多老年人退下来以后还持续辛勤奋斗在一线,像吐蚕丝一样继续为社会作贡献,比如,很多教师退休后被学校返聘,继续奋战在讲台、培育桃李,很多医生退休以后还开起私人门诊,继续发挥了自己的价值,还有很多科研工作者退休后继续奋斗在科研攻关一线,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事实说明,开启“第二人生”是老年人才的一种志向选择,他们有想法、有能力、有身体条件继续施展自己的抱负。因此,鼓励提倡在身体允许前提下的“老有所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好比表面上已经枯竭的矿洞,经过“二次开发”多了许多再生资源,而且源源不断、用之不竭。

  论能力,老年人还有相当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特别在理解力和运用能力方面更具备优势,他们可以在传帮带上作贡献,可以在教育后代上作贡献,也可以在社会稳定上作贡献,比如,唐代名医孙思邈70岁完成《千金翼方》,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年过花甲完成《本草纲目》52卷,世界伟大物理学家杨振宁101岁仍活跃在科研和教学一线,等等数不胜数,这就是“老有所为”。除此之外,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才有爱国奉献抱负,人虽已老但仍满腔热血,年轻的时候没干完的事还想继续干下去,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平台让他们能再干,对他们来说是个遗憾。

  老年人才是人才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中不乏大量的科技、教育、学术等领域的重要人才、领军人才,是宝贵的智慧“富矿”,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资深的人生阅历,沉淀的经验优势,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需要经历培养就能直接上手创造价值,变成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产生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如果简单的“养老”,他们就会被动地成为社会的包袱;如果积极的“开发”,他们又是国家建功立业的资源“富矿”。

  时代呼唤“老有所为”,我们要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老年人才资源“二次开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空间条件,不仅要让“老一辈”生活愉悦、安心颐养天年,还要让他们有条件、有地方、有环境重返事业、重返岗位,帮助他们实现续写新篇的暮年心愿。比如,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临沧敢于打破常规,将引进高层次人才由惯例的在职在位人员调整为以退职退休专家人才为主,从上海等地引进了88名“银发”名师名校长,授予斯琴高娃等知名老艺术家为“临沧荣誉市民”“名誉村长”,让东方之红成为耀眼的“西部之光”;成立“养教一体化”老年大学2所、老年大学乡镇(街道)分校63所、村(社区)老年大学学习点227个,让老年人才有地方、有条件更替适应发展的知识理念和过硬本领;依托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创建“老年人才之家”,搭建老年人才智库平台,组织开展“银发党员谈变化”“银发党员讲党史”“银发生辉心向党”系列活动,邀请他们参加座谈会,引导他们建言献策、献智出力,促使他们“不用扬鞭自奋蹄”,再立新功,用智慧和经验抒写爱党爱国情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是新时代老年人才的奋斗本色,各地如果能够有效引导和激活老年人才发挥作用,将能走出了一条让“银龄”荣光持续焕发的“老人”新路。

  

  刘思垚观点培养服务人才促进老龄产业发展

  我国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东北地区老龄化情况尤为突出,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辽宁省60岁以上老人占25.72%,65岁以上老人占17.42%,笔者所在的辽宁省丹东市,是东北地区老龄化的一个缩影,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超过63.5万,占总人口的29.04%,其中,65岁及以上占19.9%,每3个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已经处于重度老龄化的边缘,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重使得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

  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将老龄事业纳入全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落实各项惠老优待政策”的指导意见,先后出台《丹东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方案》《丹东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等系列文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和丰富了老龄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发展老龄产业、银发经济,人才是关键,大规模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老龄产业发展根本保证。从目前情况来看,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老龄产业的需求。一是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在丹东的抽样调查显示,100个各类养老服务人员中,有三分之二为初中以下文化,且多数没有从业资格,很多从业人员是“半路出家”,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职业化训练和教育。二是养老服务行业对大学生等高素质人群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在调查中发现,现阶段丹东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基本以农村出身的60、70后人员为主,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从业人员较少,很多年轻人因为社会认可度不高,待遇保障低等原因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三是人才培养层次较为单一,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的专业院校较少,且分类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层次、体系不健全,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适应。

  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趋势,为老龄产业、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高质量人才支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社会认同。目前,养老服务工作社会认同度不高,工资待遇与付出劳动不成正比,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人认为养老服务就是给老人洗澡、做饭,是一个“伺候人”的工作,年轻群体不愿加入。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补贴水平和覆盖面,减轻大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要加大宣传和引导,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的社会认同,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加快打造与需求相适应、年龄梯度适当、等级比例合理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二是拓展各类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机制,强化应用性培养导向。加大产才融合引导力度,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出台配套政策、减免企业税收、资金奖励的方式鼓励校企合作、产才融合,找准高校、企业、市场三者之间的契合点,通过“订单、冠名、定向”、共建实训基地等校企联合育人机制和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产业链、人才链与企业岗位需求紧密对接,真正培养出业务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养老服务人才,努力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三是增强学历教育,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各大高等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课程,加大相关专业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养老服务专业教育,早日建成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中、高职和应用型本科及研究生层次齐全、相互衔接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增加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开发力度,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扩展,增加师资力量,鼓励高校聘请高水平有养老产业工作经验的管理及技术人员到学院任教,通过增设专业点、奖学金、助学金、增加招生计划、减免学费等方式,大幅扩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吸引更多学生选读就读老服务相关专业。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